当前位置: 首页 篮球 NBA

杨瀚森NBA连续未出场因轮换挤压战术冲突

来源:懂球帝 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6:03:37

  杨瀚森近期在NBA常规赛中连续未获出场机会(DNP),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,结合最新信息具体分析如下:

  ⏰ 一、核心原因:轮换挤压与战术冲突

  内线竞争加剧

  罗威伤愈复出后,开拓者内线轮换次序明确为:克林根(首发)→罗威(第一替补)→里斯(第二替补)→杨瀚森(第四中锋)。罗威的回归直接顶替了杨瀚森原有的轮换时段,导致其出场时间被大幅压缩甚至归零。

  里斯凭借机动性、三分投射能力及防守积极性获得教练信任(如对爵士三分6中3),功能性明显优于脚步偏慢的杨瀚森。

  技术特点与球队体系不兼容

  开拓者新帅斯普利特推行快节奏小球战术,而杨瀚森作为传统策应型中锋存在明显短板:

  速度劣势:防挡拆时沉退策略失效,屡遭对手针对性中投,且横移速度无法匹配快攻节奏(被外网球迷戏称“树懒”);

  空间属性弱:缺乏稳定三分能力(开季5场三分0命中),而罗威、里斯均具备外线威胁;

  篮板与对抗不足:场均仅0.8篮板,卡位意识和身体对抗未达NBA级别。

  🏆 二、球队策略与战绩压力

  战绩优先原则

  开拓者开季取得4胜2负的佳绩,教练组明确表示“不会为培养新秀增加出场时间”,更倾向于使用即战力更强的球员保障胜率。

  发展联盟(G联赛)计划调整

  虽然杨瀚森曾被短暂下放至发展联盟,但球队随后召回并澄清:短期内不会打G联赛比赛,下放仅为参加训练。他在混音队合练后归队,但未获实战机会。G联赛将于11月8日开赛,随队记者建议其通过实战提升(参考申京逆袭路径),但球队目前倾向留队观察。

  📉 三、个人表现与调整方向

  开季数据低迷

  | 指标 | 数据 | 问题 |

  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
  | 场均时间 | 5.8分钟 | 轮换末端 |

  | 场均得分/篮板 | 1.8分+0.8篮板 | 进攻效率低(命中率22.2%) |

  | 防守表现 | 正负值多场为负 | 犯规控制差(3分钟2犯) |

  急需改进领域

  减重提速:近期体重增长16斤影响移动灵活性,需恢复夏联时期状态;

  开发三分:季前赛曾单节命中两记三分,需重拾外线信心;

  强化防守专注度:减少无谓犯规,提升篮板拼抢积极性(斯普利特将此列为轮换关键指标)。

  🔮 四、未来展望与可行路径

  短期定位:若轮换持续固化,发展联盟将成为现实选择。通过G联赛核心角色(场均25-30分钟)积累经验,比NBA枯坐板凳更利于成长。

  长期规划:教练组强调“这是马拉松非短跑”,杨瀚森的潜力仍受认可。开拓者助理教练杰特透露,球队对其发展进度满意,当前安排符合长期培养计划。

  外部环境:需警惕舆论压力(如徐静雨质疑体重管理),但专业人士呼吁给予耐心,避免将正常新秀适应期妖魔化。

  💎 总结

  杨瀚森的缺席是罗威复出挤压轮换+技术短板暴露+球队战绩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其发展路径需平衡短期实战(发展联盟)与长期适应(减重、投射升级),而20岁的年龄仍留有充足调整空间。

   (医生)

相关直播

热门视频

更多 >>

相关资讯

相关录像

相关集锦

热门TAG